外耳道的观察方法
文章发布时间:2015-6-24 浏览人数:2833
在我们的工作中,耳道的检查是也是重要的步骤之一。下面就各方面的操作做了简单的说明;
一,检查工具:
额镜,站立光源,窥耳器,电耳镜,棉签,吸引器等
二,受检者的位置:
受检者侧坐,受检耳朝向检查者。检查者和病人的头位应在同一平面上,检查过程中根据需要调整病人的头位。检查者坐定后,调整额镜及光源,使额镜的反光焦点投照于受检耳之外耳道口处。如检查小儿,则请其家属正坐于检查椅上,并将小儿抱坐于家属的一侧大腿上,使其受检耳进向检查者,家属则以两侧大腿挟持住小儿两腿,一手固定其头部,另一手绕过小儿双臂紧抱其上身,如此固定后,即可进行检查。
三,观察外耳道的方法:
观察外耳道时,将患者耳廓向上,后,外方(儿童向下,后,外方)牵拉,使外耳道尽量呈一直线,这样可清楚地看到整个耳道内是否有病变发生。当外耳道内有耵聍,分泌物或其他异物而无法窥见鼓膜时,应使用棉签,枪状镊或吸引装置进行清除,若耵聍较硬形成栓塞,可对患者向耳道内滴入耵聍液,待耵聍完全软化后,使用吸引器吸出或用生理盐水冲出。
四,观察鼓膜:
鼓膜的观察内容:鼓膜的完整性,色泽,活动度等 变化都提示着中耳是否有病变发生。首先要确定鼓膜完整性,观察是否有穿孔,穿孔的位置,大小,形状,以及穿孔周围是否有分泌物流出, 如果怀疑鼓膜有微小穿孔,可使用鼓气耳镜进行加压检查; 其次要观察鼓膜颜色及色泽,了解是否有充血,中耳积液,积血等异常变化; 还需要根据病性描述检查鼓膜活动度,外凸或内陷,混浊或增厚等各项指标。
五,注意事项:
为了能够看清楚外耳道和鼓膜各部,首先要将外耳道内的耵聍,分泌物等全部清除。
当使用窥耳器检查时,窥耳器前端抵达软骨部即可,切忽过于深入,用力旋转,以避免窥耳器触及骨段而引起疼痛和反射性咳嗽。
————自然之声长春医大店 杨明
|